《酒店關門之後》對我來說是最特別的卜洛克。
這是我的第1本卜洛克,
沒過多久我就一頭栽進冷硬派中;
這是卜洛克來台時,
我請他簽上俏皮名言
「GOYAKOF」(Get off your ass and knock on doors;抬起屁股去敲門)的作品,
即使這句其實沒有收錄在《酒店關門之後》;
最最特別的是,
往記憶更深處挖掘,
某天在高雄回家的電聯車上,
坐在我旁邊的男生手裡也拿著這本書!
(而且是我比較想要的那本金色皮的封面)
原本並肩坐著專心看自己手裡的,
突然某種直覺我們都轉頭看向另一個人手中的書,
發覺是封面不同的同一本書,
訝異的說不出話,只能以驚訝的嘴型及點頭開始交談,
在家鄉的隔壁鄉有個人也看冷硬派的感覺真奇妙,
短暫的相遇,分享喜好,跌進一場心意相通的小戀愛,
月台上的猶豫的說再見,
一想到我基於少女的衿持沒要手機號碼真的很扼腕!
說再見的時候就是知道不可能再遇到才猶豫吧,
再見了,酒店關門之後的秒殺戀愛。
認識這本書逾8年,
就是沒想到認真去找書提到的那首歌《最後的召喚》,
拜網路及永遠有熱心的樂迷所賜,
8年後我用10秒鐘就找到這首歌,
就是書上所提一模一樣的原唱─戴夫‧凡‧蘭克。
無音樂伴奏,靜謐接近沈睡邊緣的黑夜中,
沒有力氣再對抗任何雜亂的情緒,
酒店關門的時候,今天已成為昨天,
他的清唱,說服忘記今天已經過去的微醺夜貓子
在明天變成的今天凌晨,墜入夢鄉
戴夫‧凡‧蘭克(Dave Van Ronk)的〈最後的召喚〉(Last Call)
And so we've had another night
Of poetry and proses
And each man know he'll be alone
When the sacred ginmill closes
於是,我們又過了一夜,
吟誦表演什麼都來,
每個人都知道他終會孤寂,
當酒店關門之後。
And so we'll drink the final glass
Each to his joy and sorrow
And hope the numbing drunk will last
Till opening tomorrow
於是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敬每個人的歡喜與哀愁,
但願這杯酒的勁道,
能撐到明天酒店開門。
And when we stumble back again
Like paralytic dancers
Each knows the question he must ask
And each man knows the answer
我們踉蹌走出酒店,
像一群麻木不仁的舞者,
每個人都知道他必須問什麼,
每個人也都知道答案會是什麼。
And so we'll drink the final drink
That cuts the brain in sections
Where answers do not signify
And there aren't any questions
所以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酒如利刃腦子碎成片片,
反正答案一點也不重要,
問題也就無人提及。
I broke my heart the other day
It will mend again tomorrow
If I'd been drunk when I was born
I'd be ignorant of sorrow
我那天心碎不已,
但明天自然又能修補完好,
如果我帶著醉意出生,
我或許會忘掉所有悲傷。
And so we'll drink the final toast
That never can be spoken
Here's to the heart that is wise enough
To know when it's better off broke
所以我們乾掉這最後一杯,
有一句話我們永遠不說出來:
誰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
他就會曉得何時心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