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前(Prelude to Penance)
作者:拉甲哥帕拉查利(Chakravarti Rajagopalachari)以塔米爾文(Tamil)寫成,拉曼夫人(Mrs. A. V. Raman)譯為英文,許章真再譯成中文。
樹下有個行者在修行,抬頭瞅見幾隻鳥兒,卻分了神,覺得要是能做鳥兒,該有多快樂。
苦行下來,功力已經很深了。願一許,應時就成真,幡然變成了隻雀兒,跟一隻母雀兒快快樂樂地飛走了。
這對雀兒生活十分幸福,生了小雀兒,照顧得無微不至,時時把小蟲帶回窩裡給牠們吃,有天早上公雀兒照常出去走一遭,卻沒回來。原來又找到一隻母雀兒了。
「到頭來,」前一隻母雀兒傷心地說,「這雀兒露出人的本性了!」
幾天過後,行者變成的雀兒,又在一棵樹上碰見前一隻母雀兒。起先就遠遠坐著,坐坐卻挪了過來。
「啾!啾!別靠近來!」牠說。
「啾!啾!怎麼說呢?」公雀兒問道。
「你不是真鳥,」母雀兒回答說。「真鳥就不會擱下我們母子,跟別的母雀兒走了。」
行者變成的雀兒羞羞地飛走,自個兒棲在樹上。一隻貓欺身過來。雀兒害怕起來,竟摔死了。行者又變回原樣,還是靜坐冥想。
貓走近行者,嗅一嗅。原來他身上還有一些些鳥味。行者沒碰貓,貓於是挨坐在行者身旁,也依樣畫葫蘆,兩眼閉著冥想。
「人真的不能有鳥兒那麼好的本性?」行者想著,想得出神。
「沒有的事兒。」貓回答說。他心裡想什麼竟然也瞧出來了。
「怎麼講呢?」行者問道。
「本性這東西有股邪力,」貓說。「我也想心善點兒,可是一看到鳥兒、老鼠,甚麼都給忘了。人性也半斤八兩,常常自打嘴巴,跟我們貓一樣。」
「滾開,」行者好生羞愧的說。「你在這裡晃,我修不了行。」
聖母娘娘現身在行者面前。「孩子,」她說,「你六根未清淨。先去齊齊家,再來這裡靜坐冥想吧。」
----------------------------
我喜歡這篇故事,孫悟空也叫孫行者,
這篇故事中的行者修行中變成鳥兒,
跟西遊記中悟空變鳥、變蜜蜂的意境很像,
末了還出現聖母娘娘幻化成貓,點醒行者六根未淨,
活脫脫是西遊記中,菩薩所做的事、說的話。
西遊記是唐三藏去印度取經的歷險故事,
講的是悟空的修行,這篇讀起來也有變化自在的味道。
其次,這篇故事的行者已經在修行中,
題目卻下「修行前」,
聖母娘娘說了先去齊齊家,再來靜坐冥想,
十分吻合我支持的入世觀,
「人人都想拯救世界,但是沒有人幫媽媽洗碗」,
所以,先幫媽媽洗碗,再來拯救世界吧!